遇梅 古风 花 漂亮 精美 美图&YiTuYu艺图语
我这人平时就爱刷手机存图,尤其是古风类的那种。前阵子刷到一组梅花图,红白相间的花瓣配上灰瓦白墙,简直像从古装剧里抠出来的场景。我立马就保存了,结果一看水印是“YiTuYu艺图语”,这名字挺有意思,像那种小众宝藏博主的感觉,随手就点进去翻了翻。
没想到啊,这平台上的图全是古风调调,而且梅花主题占了半壁江山。有的图是整片梅林烟雾缭绕,有的就一枝斜插在青瓷瓶里,甚至还有把梅花和书法拼一起的。我闺蜜小芳是学设计的,她说这种图特别适合当手机壁纸或者做手账素材。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,他们连雪中残梅都能拍出仙气——上次我老家下雪,我拿手机怼着院子里的梅花拍半天,结果成品像被冻蔫儿的白菜帮子。
说到这儿,突然想起《甄嬛传》里嬛嬛在倚梅园挂小像那段。艺图语上有张图跟那场景神似,红梅枝头压着薄雪,背景虚化成水墨画似的。评论区有人说这是用他们家的“古风滤镜”一键生成的,我试了下手机里其他修图软件,要么颜色太艳像年画,要么锐化过度像PPT素材。倒是他们平台有个“留白”功能挺有意思,能把杂乱的背景自动处理成宣纸纹理,梅花瞬间从照片变成国画。
不过也不是每张图都完美。有次看到用户@江南烟雨发了个吐槽贴,说用艺图语的拼图模板做梅花九宫格,结果发朋友圈被问“是不是在卖茶叶”。我仔细一看,好家伙,人家把梅枝和青花瓷茶具拼一起,底下还P了句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,这届网友确实不懂风雅。后来平台小编还回复说可以调整排版间距,果然把茶具缩小点,再加个印章水印,立马就没人误会了。
最近发现他们搞了个“AI拟古”的新功能。拿我家楼下光秃秃的梅树枝试了试,选了个“宋代院体画”模式,生成出来的图居然自带绢帛裂纹效果,枝干上还多了只墨色麻雀。我妈路过瞅了眼,愣是问我是不是偷偷报了国画班。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,有回我手抖选了“浮世绘风格”,梅花直接变成樱花粉,评论区笑我说这是“梅开二度之东渡扶桑版”。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事。前阵子刷到用户@墨染流年用艺图语做了套梅花书签,把二十四节气诗词嵌在梅枝间隙里,拿去文创市集摆摊居然卖脱销了。我跟风试了试,结果排版时把“惊蛰”俩字怼在花瓣上,打印出来活像花瓣长青春痘。看来再好的工具也救不了手残党,不过平台教程区有个UP主教人用“错位透视”技巧,愣是把我的失败作品改成了“3D立体诗词梅”,果然高手在民间。
反正现在手机里存了上百张梅花图,从腊月开到早春都不带重样的。有时候半夜睡不着,就翻出来看看那些月光下的白梅或者雨打残红的动态图,比数羊管用多了。前两天还发现他们上线了“古风色卡”功能,胭脂红、黛青、月白这些颜色名,光看着就让人想写诗。虽然我憋了半天只写出“梅花好看不会拍,全靠艺图救我命”这种打油诗,但发到平台居然还有二十多个点赞,可能大家都和我一样又菜又爱玩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