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爱笑的赛琳微密圈嘉宾写真,探索美的极限与可能性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赛琳在微密圈那组写真?说实话,我第一次刷到的时候,心里嘀咕着“这姐们儿是不是不会笑啊”。但多看两眼,突然觉得有点上头。她那种冷着脸的表情,反而比硬凹的甜美更有冲击力,就像夏天喝冰镇柠檬水,酸得直皱眉,但越喝越停不下来。
我听说这次拍摄用了很多实验性手法。有个场景是赛琳站在一堆碎镜子中间,脸上连个假笑都懒得装,但眼神像在说“老娘懒得讨好你”。摄影师后来在直播里提过一嘴,说当时故意不给她任何表情指导,结果拍出来的原片直接把后期团队整懵了——修图师连液化工具都没用上,光调个色就交稿了。这事儿让我想到前几年奶茶妹妹的招牌微笑,现在看反而有点审美疲劳。你们有没有发现,现在好多网红拍照还在用“嘴角上扬15度”的模板,跟AI生成的证件照似的。
不过赛琳这种风格也不是谁都吃。有个粉丝在评论区写小作文,说“她像我家楼下便利店那个永远冷着脸的收银员,但就是忍不住想多看两眼”。这比喻挺逗的,但仔细想想确实有点道理。有些美不需要迎合谁,反而能逼着人去重新定义“好看”的标准。就像我上次去美术馆,看到一幅全是黑色线条的画,旁边大爷嘀咕“这玩意儿我孙子也能画”,但盯久了居然看出点禅意。
其实这种“不笑美学”早就有苗头。去年Gucci秀场有个模特全程扑克脸走完全程,结果被网友做成表情包,配上“地铁老人看手机”的梗图。但赛琳的特别之处在于,她把这种冷感跟脆弱性结合起来了。有张照片是她蜷缩在透明雨衣里,头发湿漉漉贴在脸上,睫毛膏晕成黑眼圈。这要是换个人可能像落汤鸡,但她硬是拍出了末日电影女主角的颓废美。
摄影师阿Ken跟我聊过,说现在年轻人对“完美”越来越不买账。“大家看腻了千篇一律的微笑唇,反而想从瑕疵里找真实感”。他提到有次拍赛琳,现场打光设备突然坏了,结果用手机闪光灯拍出来的废片,最后成了点赞最高的封面图。这事儿让我想到我妈总吐槽我自拍不好好笑,但现在的审美趋势,可能连我妈都得承认——有时候摆烂反而更高级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风格能走多远还不好说。听说已经有品牌想找赛琳拍广告,要求她“稍微笑一下,别吓跑客户”。但她经纪人直接回绝了,说“我们签合同的时候就说好不卖笑”。这操作挺刚的,但我觉得吧,美本来就不该被框死。就像有人爱吃甜豆花,有人非要加辣酱,谁规定哪种才是标准答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