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忘于江湖的东方美学,原来都被他们拍进照片里了!
每次刷到那些让人挪不开眼的古风照片,我总会想起去年在艺图语工作室偶遇的拍摄现场。那天他们正在拍一组"竹林七贤"主题的片子,模特小姐姐穿着青灰色广袖长裙,蹲在青苔石阶上喂锦鲤,阳光穿过竹叶在她发簪上碎成点点金光。摄影师老张突然喊了句:"把裙摆再往水里抖两下!咱们要那种’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’的劲儿!"后来成片里那条裙摆浸在春水里的褶皱,真的让我想起《庄子》里游动的鱼。
艺图语这帮人特别会玩"留白美学"。有次他们给某汉服品牌拍新品,让模特就站在一堵斑驳白墙前,手里攥着半截褪色的红绸带。我刚开始还纳闷这也太素了吧?后来看到成片才惊觉——飘动的绸带在墙上投下血痕般的影子,模特眉间点着朱砂痣,倒像是从敦煌壁画里走出来的飞天仙女。这种"少即是多"的禅意,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布景高级多了。
听说他们最近在捣鼓"茶禅一味"的创作。上次去串门,看见化妆师往模特锁骨上撒茶叶末,我差点以为是要做抹茶拿铁。后来才知道是要拍组"茶渍美人图",让茶汤顺着素色襦裙晕染开来。成片里那些深浅不一的茶渍,反倒比工笔画的青绿山水更有味道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外公写毛笔字,墨汁在宣纸上洇开的痕迹,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方韵味。
有回跟他们的造型师阿May聊天,她说现在年轻人总爱往汉服上挂满璎珞玉佩,"其实老祖宗的审美讲究’大音希声’"。她给我看手机里存的宋代古画,那些仕女衣裳素净得像雨后的青瓷,就靠腰间一条绛色宫绦点睛。难怪艺图语拍的美人图总带着股冷清劲儿,像是从唐宋诗词里裁下来的片段。
不过他们偶尔也会皮一下。上个月拍花朝节主题,愣是把模特打扮成"采蘑菇的小姑娘",在油菜花田里挎着竹篮转圈圈。成片发到网上被网友玩梗说是"仙女下乡记",没想到点击量比正经创作还高。这种土到极致就是潮的反差萌,倒是很对Z世代胃口。
现在每次路过艺图语的工作室,总能看到院子里晾着各种奇奇怪怪的道具——褪色的油纸伞、裂了缝的陶罐、甚至还有半截老树根。有次忍不住问老张:"你们这堆破烂留着干啥?"他神神秘秘地说:"这可是宝贝,哪天拍’庄周梦蝶’就用得上!"得,看来他们又要搞事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