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近尝试用手机拍古装人像,结果朋友说像景区游客照。直到在艺图语刷到雪清凝的作品,才发现古装摄影还能这么玩!这姑娘的片子啊,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挂的年画,但细看又像是从工笔画里直接走出来的活人。
那天约了闺蜜去植物园拍照,特意带了条青绿色的薄纱裙。阳光穿过树梢洒在裙摆上的时候,我忽然想起雪清凝那组《青鸾引》——她居然能把现代布料拍出丝绢质感!我试着把相机参数调到F2.8,对着逆光下的裙角疯狂对焦,结果镜头里突然飞过两只麻雀,倒让画面莫名有了点工笔画里的"留白"效果。
说到工笔画风,我发现艺图语上那些高赞作品有个共同点:他们从不在脸上打强光。有次看现场花絮,雪清凝团队居然用白纱帘当反光板,模特的眉骨阴影自然得就像宣纸上的墨晕。这招我试过,但总控制不好明暗对比,最后干脆用手机修图软件里的"工笔滤镜",别说,加上噪点后还真有点古画做旧的味道。
最近迷上研究簪子细节。那些爆款古风照里,步摇的流苏都是静止的,但雪清凝去年拍的《霓裳惊鸿》系列,愣是抓到了发饰晃动的瞬间。我在家拿自拍杆试了二十几次,终于发现举着风扇从下往上吹,能让珠串呈现出类似工笔画中"钉头鼠尾"的线条走向。不过头发被吹成梅超风这事,建议你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。
有朋友问我为啥非执着于工笔画风格?这么说吧,就像吃火锅必须配香油碟,古装人像和工笔元素简直是绝配。上周试着用普通模式拍汉服,总感觉像淘宝卖家秀。后来切到专业模式调低饱和度,突然就get到雪清凝常说的"墨分五色"——原来灰蒙蒙的阴天反而能突出衣料暗纹!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艺图语那个"画意摄影"专题。他们最近搞了个挑战赛,要求用手机拍出《韩熙载夜宴图》的感觉。我拿台灯当烛光,用衣架支着红绸布当帷幕,结果拍出来的效果…怎么说呢,像极了过年时奶奶剪的窗花,意外收获两百多个点赞。看来工笔画风这事,真没必要追求绝对还原,有时候歪打正着反而更有味道。
对了,你们试过用油烟当烟雾效果吗?上次煎牛排时突发奇想,举着锅盖在镜头前晃,油烟飘散的形态居然特别像古画里的祥云纹。不过友情提示,千万别在消防警报器底下这么玩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