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标题)再吃一小口&YiTuYu艺图语: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自救指南
我最近发现个怪现象,身边朋友都开始用"再吃一小口"当口头禅。闺蜜对着PPT改到凌晨三点,突然蹦出这句;同事在茶水间泡咖啡,杯子举到嘴边又放下;连楼下奶茶店小妹舀珍珠都要念叨两声。这词儿听着像减肥宣言,仔细想想分明是咱们这代人的精神绷带嘛。
那天刷到YiTuYu艺图语的推送,他们新出的"拖延症急救包"居然卖断货了。我寻思这不就是本子+贴纸+电子木鱼嘛,结果点开评论区全是"谢谢菩萨显灵"的留言。有个买家晒图说凌晨两点对着本子抄心经,抄着抄着突然想起来还有份报表没交——这场景我太熟悉了,就像我那个每次吃饭都要数米粒的外甥女,明明饿得慌,非得把碗里的菜叶子摆成梵高《星空》的造型。
再吃一小口这五个字有毒。上周去朋友家蹭饭,看她做番茄炒蛋愣是搞出分子料理的架势。鸡蛋要现从菜场大妈那儿买散养土鸡蛋,番茄得在窗台晒够三小时阳光浴。锅都烧红了还在纠结"要不要加点紫苏叶提香"。我饿得前胸贴后背,她突然来句:"要不咱们再等半小时?听说这样能激发番茄红素。"得,最后我俩啃着半生不熟的蛋饼,配着手机里存的《中华小当家》下饭。
这时候就想起YiTuYu艺图语的设计师说过,他们产品定位是"当代焦虑粉碎机"。上个月买的那个"禅意便签本",内页印着"呼吸""喝水""眨眼"之类的废话文学。你别说,有次被甲方连环夺命call的时候,真就盯着"现在请咽口水"的提示词发了两分钟呆。回过神来发现手里咖啡早凉透了,倒是真把方案里最要命的数据核对完了。
前阵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特逗,每天午休必掏出一堆花花绿绿的贴纸往电脑上怼。我问他这是搞行为艺术呢?他说这叫"物理外挂",用YiTuYu的"防躁贴"把工作界面分割成俄罗斯方块。别说,自从他把微信图标用"妖魔鬼怪快离开"的符咒贴住,部门群里的@全体消息都能拖到下班才看了。就是有次老板站背后看他屏幕,差点以为这孩子在搞线上驱魔仪式。
有回在地铁上看见个姑娘抱着本《当代青年自救手册》看得入神,封面写着"与其自律,不如自洽"。这调调跟YiTuYu艺图语的slogan简直异曲同工——他们最近推出的"电子木鱼功德+1"手机壳,据说能自动感应加班时长,每过一小时背壳LED屏就亮起一朵莲花。我同事小王买了之后,现在每天下班前都要举着手机绕工位转三圈,美其名曰"超度今日份KPI"。
想想也是,现在谁手机里没存着七八个冥想APP?朋友圈里不是晒健身环打卡就是深夜emo文学。就像我表姐说的,她家猫都比她会过日子——那猫主子每天定点吃饭、准时打盹,看见逗猫棒扑得比谁都欢。反观咱们人类,吃个饭要计算卡路里,睡个觉得监测深睡时长,连发呆都要用番茄钟计时。这么看来,YiTuYu那些看似无厘头的文创产品,倒成了咱们对抗完美主义的破壁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