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me微密圈果儿作品曝光,不比油管钢琴好看啊
最近刷到Weme微密圈上有个叫果儿的博主,作品突然被扒出来传疯了。我本来以为是什么神仙颜值或者逆天操作,结果点开一看……说真的,油管上随便一个弹钢琴的都比这上头啊!
先说说这个果儿的作品吧。我翻了她主页,大部分是那种“沉浸式生活记录”,比如对着镜头吃泡面、整理衣柜、甚至蹲在阳台上浇花。评论区倒是一堆人喊“真实”,但说实话,这种真实感跟我朋友圈里晒娃的亲戚有啥区别? 反倒是油管上有个叫“钢琴老张”的账号,人家每天直播弹《野蜂飞舞》,手指头快得跟开了倍速似的,弹完还来一句“老铁们,这波手速值几个火箭?”——就这互动感,不比泡面香?
不过你别说,果儿的流量还挺玄学。她有个视频是蹲在厨房削土豆皮,全程没露脸,背景音是菜刀剁砧板的“哐哐”声。结果这条居然被平台推成“解压神作”,点赞破万。我寻思这届网友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? 反观油管钢琴区,有个妹子穿汉服弹《青花瓷》,弹一半古筝弦断了,直接现场即兴改Rap,弹幕瞬间刷屏“蚌埠住了”。这种意外惊喜,可比削土豆皮刺激多了吧?
有人可能觉得我双标,但同样是日常内容,为啥钢琴区的就能玩出花? 果儿最近被热议的“阳台发呆三小时”视频,评论区有人分析“微表情传递孤独感”,但更多人吐槽“这姐们是不是网费没交够”。相比之下,油管钢琴博主“键盘侠Tom”上个月直播时,突然有只猫跳上钢琴乱踩,他干脆用猫爪声即兴编了首曲子,还取名《喵星狂想曲》。这种临场反应,不服不行啊!
当然,Weme微密圈也有自己的特色。比如果儿那条“深夜拆快递”的视频,全程没说话,但开箱时撕胶带的“刺啦”声被麦克风放得特别清晰,弹幕飘过一堆“ASMR狂喜”。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“平台调性”吧,像油管钢琴区更讲究“整活”,而微密圈用户似乎更吃“氛围感”。不过话说回来,我上次看人拆快递还是双十一,拆完发现买错尺码,退货邮费比商品还贵——这种真实,怎么没人拍?
最近还有个现象挺有意思:果儿的粉丝说她“接地气”,但转头又跑去给钢琴区的炫技视频刷礼物。人类的本质果然是双标啊! 我朋友阿强更绝,他一边在微密圈追果儿的“佛系更新”,一边在油管给钢琴主播刷弹幕点歌《黑人抬棺》,美其名曰“平衡艺术与生活”。要我说,这届网友早就把互联网玩成俄罗斯方块了——甭管啥内容,能填满碎片时间就行!
最后提一嘴,果儿最近被扒出早期作品里出现过一台电子琴,弹的是《小星星变奏曲》。结果评论区画风突变:“姐,要不咱转行搞音乐吧,浇花真的没前途。” 你看,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嘛!